(這是舊版的封面,因為我是去圖書館借的,所以看到這個版本)
日本的推理小說在台灣掀起了一陣熱潮,「模仿犯」據說是宮部美幸的代表作之一
基本上多數人的評價會是「對於人性有深刻、細膩的描寫」,
我同意,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。
我覺得印象更深刻的是,她從不同腳色的角度來寫,
從犯人、被害者、被害者家屬、警方來交錯講這個故事,
對犯人的動機、被害者家屬反應作很完整、深入地描述,
不過,我想現實生活中,很難出現這樣的罪案,
如果真的出現,我們這些「大眾」也可能只會覺得「犯人」是神經病,
對於他們犯案的「哲學性動機」不能理解
因此我覺得小說犯人自我崩潰的結尾有點不合理。
另外就是,對於小說主犯的動機、心理成長的過程描述太少,
僅給予一個很cliche的描述(不健全的成長家庭)。
不過,這部小說真的很好看,在日本還改拍成電影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